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于6月28日-29日在图书馆二楼石榴籽工作室举办教师能力发展培训班。举办培训班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更新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引导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开展应用型研究;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加强学院关键单位—教研室管理和教研室主任领导力;优化师资专项经费使用效益;搭建与省内优秀院校专家沟通学习的桥梁。

培训班特邀专家:

钟清玲教授(南昌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

欧阳厚淦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解剖学教研室主任)

陈乔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组织胚胎教研室主任)

夏修龙教授(全国卫健委教指委临床医学类专委会主委)

以及两位护理、养老技能专家进行相关教师的技术指导。



培训深入剖析护理科研选题策略,强调遵循"需求性、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四原则。钟清玲教授结合省教育规划课题与青年基金申报案例,指导学员从临床实践痛点、前沿文献、技术指南及跨学科交流中精准挖掘课题,并详细解析了课题申报书的撰写规范与评审要点,助力教师提升科研竞争力。


欧阳厚淦教授聚焦教研室"教学实施、教研创新、师资培养、学科建设、资源保障"五大核心职能,培训强调教研室作为"教学核心单元"和"创新前沿阵地"的关键作用。通过分享"传帮带"导师制、结构化团队建设(老中青结合、双师型培养)及特色学科活动(如中医药经典研究)等实践经验,为教研室规范化运行与学科特色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路径。


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修订与"健康中国"战略背景,夏修龙教授分析了卫生健康职教面临的挑战(如双师型教师短缺、实践基地不足),提出深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解决方案。培训倡导教师树立"能力本位、终身学习"理念,通过参与行业实践、考取专业资质、融入跨学科教学团队,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向"技能引领者和健康促进者"的转型。


陈乔教授深入解读"课程思政"内涵,强调其是"理念创新"而非简单叠加。培训通过医学类专业案例(如将"心肺复苏"技能教学与"救死扶伤"职业精神自然融合),示范"目标设计-元素挖掘(责任担当、人文关怀)-方法创新(案例教学、实践浸润)-效果评价(学生获得感)"五环节实施策略,指导教师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通过此期短暂而又紧张的培训,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全体专职教师得到了一次集中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取得了很好的收获,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期间,大家都认真听课,积极提问,课后与相关专家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达到了培训班预期目的。

培训结束后,学院院长对每个专职教师提出要学以致用,边学边用。在较长的暑假,每个教师选定一个科研方向和题目,写一份省级或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做好一个课程思政的教案,下学期开学时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