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介绍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汽车技术原理、装调工艺、质量检验标准、试验规程等知识,具备汽车样品试验、整车装调、车辆下线检测标定、故障车辆返修、生产现场组织管理、汽车技术培训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汽车整车和总成样品试制、试验,成品装配、调试、测试、标定、质量检验及相关工艺管理和现场管理,车辆返修,售前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主干课程

汽车构造、汽车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计算机基础、汽车网络技术基础、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汽车生产现场管理、汽车质量检验技术、汽车试验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汽车结构认知、装配调试、 故障检测与排除。

3.就业前景

汽车市场的扩大,使汽车技术服务营销人员成为就业市场上的抢手货。我国汽车制造、汽车销售、汽车维修、汽车售后服务行业对汽车技术服务人员的预测需求量约为80万,而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新增从业人员近30万,急需具有现代服务意识和现代维修技能的行家能手。维修企业的发展和人员素质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之需。加上越来越全球化的中国市场,汽车行业的竞争技术的革新和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综上该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前途一片光明。

4.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保险,汽车驾驶,汽车营销等行业,也可从事与汽车相关行业的经营与管理等工作。汽车检测与维修师主要研究汽车故障检测与维修、汽车使用性能检测与维修、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领域进行汽车检测、诊断、维修、销售、服务等。例如:车辆鉴定、评估、理赔、车辆事故查勘等。

5.专业建设思路与发展目标

(1)建设思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同制定基于工作任务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行业标准、岗位人才需求、教材大纲制定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以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完善课程体系、多媒体课件、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建设开放性、共享型实训基地,建立学校、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打造专兼结合、专业水平高、教学教育能力强的教学团队,全面提高学生职业、学习和社会能力。
  2)发展目标:本专业是本校新增专业,目前教师团队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专业带头人有教授3名,博士生2名,拥有特殊岗位证书教师4名。经过两年的努力,不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行业作用,实行工学结合、“现场所工程师”订单式培训、产教融合、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创新教学教育内容,全面推进“做中学、学中做”的行动为导向教学模式,从而将我校打造成宜春地区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输送、职工培训、技能鉴定的优质实训基地,成为江西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应用技术服务与创新的示范专业。

5.获得荣誉

1)该专业教师团队有教授4人,其中博导1人,硕导2人;双师教师8人,主持完成国家项目10余项,省级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100多篇,获奖项20多项,(2)专业双师型教师团队获得江西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






3)专业教师获得江西省职业技能大赛获奖

 


4)学生获得江西省职业技能大赛获奖

 

 

6.实训室建设

数字化高水平实训基地整体规划以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等硬件实训设备,同时包含教学软件、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和教材等用于辅助教学,实训设备涉及的车型技术具有先进性和通用型的特点,使得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企业一线的实际工作需求。实训室产品由高度集成的一体化工作站+数字化教学资源模式组成,创造良好的人机互动环境,提升教学的便捷性;配置的实训设备,能够真实还原未来岗位工作场景,满足以实践为导向、以能力为基准的教学目标。

 

 


 

  

7.访企拓岗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和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工作要求,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我校副校长肖红伟、新能源产业学院院长陈金如积极开展访企拓岗工作,通过与企业走访交流,校企双方在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实现了深度的互动,积极推动了校企资源之间的优势互补,进一步加强了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不好,被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