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日下午,教育学院在5楼党员活动室开展了“新时代教师行为十项准则”学习,此次学习参与人员有教育学院院长秦良,副院长韩春萌、党支部书记程思梦、专职辅导员以及全体专职教师。

代表发言

专职教师肖兰馨讲述到,通过学习新时代教师行为十项准则,充分认识到新时代加强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重要意义,理解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的基本内容,并将自觉用新准则来要求自己的言行,做新时期师德楷模。教师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对学生要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对学生要有耐心。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坚持原则,处事公道,不在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严于律己,清廉从教;勤勉敬业,乐于奉献,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专职教师张鲁涛讲述到,准则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我们要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生人生可靠的引路人。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更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严格要求自我,热爱这份职业,淡泊名利,执着教书育人。

副院长韩春萌总结发言: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重于言传,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教师从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把自己的心血奉献给教育事业,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

通过此次学习,教师们纷纷表示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规范自身行为,明确师德底线,努力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将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