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一场特色防溺水扇子画活动走进丰城张巷,志愿者用爱与行动为留守儿童织密暑期安全网。

7月3日,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丽韵茶乡实践队走进丰城张巷镇,聚焦留守儿童暑期安全与成长需求,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防溺水扇子画制作文明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温暖送到孩子们身边。
活动伊始,实践队志愿者们结合张巷镇周边河流、池塘分布情况,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讲解防溺水知识。

"小朋友们,这张图里的小朋友独自去河边玩水,是不是很危险呀?"志愿者举起防溺水标语,通过情景问答引导孩子们认识"六不准":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孩子们睁着好奇的眼睛,齐声回答"记住啦",稚嫩的声音里透着认真。

针对如何正确自救、发现他人溺水时如何智慧求助等问题,志愿者还现场演示了简单的动作要领,让安全意识像种子一样播撒在孩子们心间。
随后的扇子画制作环节,成为孩子们展现创造力的舞台。志愿者为孩子们分发空白扇子和画笔,鼓励他们将学到的防溺水知识画出来。

"我要画一个告示牌!""我想画一片蓝色的池塘,旁边写上禁止游泳!"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分享着想法,小手握着画笔,在扇面上认真勾勒。

有的孩子画出了救生圈、警示牌,有的孩子用五彩斑斓的颜色描绘出安全游泳的场景,还有的孩子特意在扇面角落画上了自己和爸爸妈妈,寓意安全时刻在身边。

志愿者在一旁耐心指导,小小的扇子渐渐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夏日纳凉的工具,更成了传播安全理念的文明载体。

活动最后,孩子们举起自己的作品合影,扇面上的每一笔色彩、每一个图案,都承载着对安全的理解和对生命的敬畏。

此次活动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将防溺水教育与文明实践相结合,既守护了留守儿童的暑期安全,也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好少年儿童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未来,丽韵茶乡实践队将持续聚焦留守儿童需求,开展更多贴合实际、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以行动展现了青年大学生的社会担当,为乡村安全教育注入活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温暖的环境中健康成长,用实践书写新时代文明的生动篇章。